疫情期間企業銷售兩樣情 六都成長 離島花東重摔
2021-11-12 08:56 綜合報導
▲擷取澎湖時報資料照片
今年5月中旬爆發本土COVID-19(2019冠狀病毒疾病)疫情,對全國企業投下震撼彈,但因各地產業特性差異,影響有別;根據財政部統計,5到8月六都企業銷售額仍呈雙位數成長,花東及離島則明顯衰退,以澎湖、金門受創最深。
財政部11日發布最新統計通報,分析109年疫情爆發以來,國內企業銷售額變化及各縣市情形。
根據統計通報,109上半年COVID-19疫情全球蔓延以來,整體銷售額僅在109年全球疫情爆發之初;因歐美需求減緩,短暫呈現負成長,之後都維持正成長態勢。
統計通報指出,關鍵在製造業銷售近年快速成長,受出口暢旺支撐,即使在今年5到8月疫情3級警戒期間,製造業銷售額增幅仍有3成左右;加上製造業銷售額占整體比重逾3成,帶來一定支撐力道。
今年隨著全球景氣回溫及國內疫情控制得宜,批發及零售業、營建工程業、運輸及倉儲業等,5到8月銷售也保持雙位數正成長;但在民眾大幅減少外出旅遊、消費下,住宿及餐飲、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,5到8月銷售額則分別年減24.8%及40.7%,受創最深。
從行政區來看,六都因製造業、批發及零售業等占比較高,5至8月轄內企業銷售額仍維持雙位數增長;離島及東部縣市,因以觀光業為主,銷售額多呈負成長,其中又以金門、澎湖縣等受創較深。
今年5、6月分,澎湖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減少17.5%、金門則年減20.8%;7、8月澎湖年減達40.5%,金門縣也衰退23%。
統計通報進一步分析,隨著本土疫情降溫,原本受創較大的產業,7、8月銷售額已較5、6月回升,但因振興三倍券去年是在7月中上路,基期較高,因此衰退幅度仍大。
展望後勢,統計通報指出,隨著管制措施逐步鬆綁,搭配五倍券10月上路,可望帶動消費增溫,使產業銷售回歸常態。
Leri dışında da çalışmak zorunda kaldıkları ve nuçlar çıkarması ve kullanması
yersiz sıkın kararları izaha muhtaç görmekteyiz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