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最長水圳綠道啟用 雲嘉南連線千人植樹
嘉南大圳水圳綠道今(12)日上午正式啟用,嘉義縣政府與行政院農田水利署合作,於大圳流經的縣內太保市、新港鄉、水上鄉同時舉辦啟用植樹活動,縣長翁章梁與南新國小學童在圳道旁鏟土、澆水,栽植一大排茄苳樹,厚植鄉土意識。
記者陳宜琳/嘉義報導

嘉義縣政府與農田水利署合作舉辦「水圳綠道啟用暨植樹節活動」(圖:記者陳宜琳 攝)
活動串聯雲嘉南,同步視訊連線9場地,千人種下萬株台灣原生樹種,迎接水圳綠道啟用,展現大圳風華。水圳綠道包括嘉南大圳濁幹線40.3公里及北幹線47.5公里共約88公里,綠道沿百年大圳而生,南起台南官田烏山頭水庫,北至雲林林內濁水溪畔,橫跨雲嘉南,水圳旁水防道路打造綠道,成為全國最長的自行車專用道,供國人騎乘自行車一覽雲嘉南平原四季農業變化景緻,更可串聯環島自行車深度主題路線,結合農村振興觀光,彰顯百年大圳歷史。

縣長翁章梁與南新國小學童在水圳綠道旁植樹(圖:記者陳宜琳 攝)
總統蔡英文、行政院長蘇貞昌出席台南主場,即時連線致詞,蔡總統表示,過去幾年面對全球極端氣候挑戰,除積極造林,也在全國推廣種植原生樹種,提高森林覆蓋率、涵養水源、減少碳排,同時加強防洪治水保障灌溉水源,建構更有韌性的農業環境,水圳綠道就是很好的例子,在施作綠道的同時,一併整治周邊環境,改善過去雜草叢生或水道被隨意棄置垃圾的問題。

總統蔡英文出席台南主場,即時連線致詞(圖:記者陳宜琳 攝)
嘉義主場同時設置食農教育、環境教育、溪口天赦竹編及萬點綠行動計畫宣導等攤位,縣府未來也將與水利署第五河川局補植朴子溪堤防防汛道路10公里喬木,還會對縣內漁港、滯洪池等空間進行綠美化,營造嘉義綠水岸,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、太保市長黃榮利、縣議員林緗亭、賴瓊如、陳文忠、戴光宗皆出席響應。

嘉義縣政府與行政院農田水利署合作舉辦「水圳綠道啟用暨植樹節活動」(圖:記者陳宜琳 攝)
陳添壽指出,前人種樹、後人乘涼,綠道啟用是相當有前瞻的設想,騎自行車1公里可以減少0.2公斤的碳排放,對環境很有幫助,讓來的人有更舒服的環境。

全國最長嘉南大圳水圳綠道正式啟用(圖:記者陳宜琳 攝)
翁章梁說,利用嘉南大圳土地建造自行車道是非常美妙的結合,農委會只用了半年時間完成建造,是相當有效率的工程,歡迎全國鄉親來到綠道騎自行車,欣賞兩側農田,也回想將近百年前八田與一和先民創造大圳的歷史,享受風土民情的發展。
發表評論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Feel free to contribute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