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美醫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團隊 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!
2023-04-15 記者 蘇旋/報導
71歲李阿嬤,三年前中風後因吞嚥功能受損,吃東西會嚴重嗆咳,因此需長期放置鼻胃管灌食。李阿嬤最怕的就是每月一次的鼻胃管更換,因每次新管子從鼻腔穿過咽喉進到食道再進到胃,過程就像燒灼般的不適,有時候因無法配合吞口水會纏繞在嘴巴放置失敗,又要再重來一次。再加上臉上插了鼻胃管,即便李阿嬤已可拿著助行器簡單活動,但也不想出門讓其他人看到她的樣子。畢竟李阿嬤年輕時可是位美容店的美髮師,很難接受自己日益衰老甚至還插著管路的事實,因此情緒低落,總是悶悶不樂,幾乎失去了社交活動。
偶然有一天,李阿嬤的孫子在網路上看到經內視鏡胃造口的訊息,於是帶著李阿嬤來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評估。李阿嬤初來門診聽到要在肚子上打洞,更是百般抗拒,還好在醫師和孫子共同的安撫勸說下,加上想到可以不用放鼻胃管,最終還是答應。醫師安排入院後,在局部麻醉下行經內視鏡胃造口術,整個過程約半小時,李阿嬤也覺得沒想像中可怕,術後隔天就開始嘗試胃造口灌食,兩天後即全灌食並如期出院。後續每半年更換ㄧ次管路,且可以把管路藏在衣服下面,李阿嬤很高興自己臉上不用再掛個鼻胃管,孫子見狀也趕緊請了美髮師來家裡把李阿嬤的頭髮弄的漂漂亮亮的。
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宿鴻說明,經皮內視鏡胃造口(PEG,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)為一種常見的灌食方式,主要是在腹壁上製造一個孔洞,由此放入灌食管進到胃部,進而從此灌食管灌食食物和藥物,以維持病人的營養需求。此項技術主要適用於無法透過口腔進食的病人,常見的原因包括嚴重吞嚥障礙、神經性疾病如中風、失智症,和頭頸部、食道癌症等。
傳統上這些病人初步都是接受鼻胃管灌食。鼻胃管為一條吸管粗的長條管子,由鼻腔插入,通過食道進入胃部,以便餵食或排空胃液。然而,鼻胃管也有一些缺點,包括插入鼻胃管時的不舒適感、每個月即要更換一次、阻礙鼻腔和喉嚨的正常呼吸,更重要的是會影響病人的自尊心和外貌。
為了彌補上述缺點,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就是一個簡單、方便的選擇。其作法為透過胃鏡導引和局部麻醉方式,將胃造口管由胃拉出至腹壁外,腹壁上的傷口約為1.2至1.5公分,過程約二十分鐘上下,是一項簡單又安全的技術。術後順利即可開始灌食,傷口的照護也不會太複雜。最大好處為腹壁上的管路可用衣物覆蓋,維持外貌上的完整。研究顯示胃造口的病人吸入性肺炎較低,對於營養的進步也更快。管路的更換亦相當簡單方便,約半年更換一次即可。由於胃造口管徑較粗,相對選擇的食物種類也較多。
有些吞嚥困難的病人經過復健或是疾病的改善後,若已進步到嘴可正常吞嚥吃東西,胃造口也是可以拿掉。反之若是選擇鼻胃管的病人要做吞嚥復健,其實一條管路在鼻腔跟咽喉除了造成不適外,也會影響到復健的過程。
經內視鏡胃造口是項安全、快速的簡易手術,但仍有些狀況不適合執行,包括嘴巴無法張開讓內視鏡通過、體重太胖、腹水太多、胃腸構造異常或開過刀、凝血功能異常等。管路的傷口在術後也是需要照料,包括消毒、換紗布、注意感染或是滲漏的問題。
王宿鴻指出,病人因疾病關係或是開刀需求無法吞嚥進食時,一開始都是先放置鼻胃管幫助灌食,但若是灌食需求超過一個月以上,要長期靠管路灌食的話,胃造口是一個很好且方便的選擇。在歐美國家中,胃造口是項相當普及的技術,很少看到長期灌食的病人選用鼻胃管。臺灣也引進這項技術甚至也納入健保超過二十年,但因為民情關係,普遍接受度並沒像歐美國家那麼高。原因在於病人家屬不想麻煩再接受一次手術、抗拒肚皮上開洞、怕管路以後不好照顧等等,這些部分仍賴醫療團隊和病人家屬的有效溝通。
王宿鴻表示,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心在醫療副院長郭行道的帶領下於2008年成立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團隊,成立至今已幫助234位病人採用經內視鏡胃造口,透過團隊合作,整合胃腸科、老人醫學科、整合醫學科、神經內科、腫瘤科等醫師,並結合護理端的出院準備服務、居家護理及居家醫療護理師,共同推廣到更多有需要的病人身上。整合項目包括增加諮詢窗口、加強和病人家屬的觀念溝通、優化住院手術過程,並結合後續居家照護醫療及慢性照顧機構,期待增加大臺南區有長期管灌需求病人的生活品質。
發表評論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Feel free to contribute!